骗局揭秘网

骗局揭秘网

《当心骗局!最新诈骗罪典型案例分析与防骗指南》

防骗君

《当心骗局!最新诈骗罪典型案例分析与防骗指南》...

近年来,诈骗犯罪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和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揭示常见诈骗手法,提醒公众加强防范。

一、典型诈骗手法及案例

(一)跨境“杀猪盘”诈骗

胡某某等人在缅甸佤邦地区成立“兴旺公司”,开发“软银集团”App,采用“杀猪盘”手段实施诈骗。他们在社交软件上选择中青年女性聊天,以虚假成功男性人设诱导对方,通过建立恋爱关系获取信任后,引诱被害人下载投资App实施诈骗。该集团共诈骗121名被害人2900余万元。胡某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三百零五万元

(二)假冒客服与高仿公众号诈骗

高某冒充借贷公司客服,制作高仿的虚假借贷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欺骗被害人通过虚假公众号将网络贷款偿还到其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骗取11名被害人共计68.9万余元。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三)保健品退款诈骗

杨某某租赁房屋,购买被害人信息及作案工具,雇用多人以给被害人购买的假保健品退款为由实施诈骗。他们冒充药监局工作人员筛选易受骗的老年人,以收取保证金等为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共骗取3名老年人2.17万元

(四)虚拟货币投资诈骗

辛某某、张某辉预谋诈骗,编写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以炒股可获得高额利润骗取被害人信任后,引导被害人在虚假平台开户投资。该犯罪团伙共骗取191名被害人钱款共计3156万余元。主犯辛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诈骗罪认定要点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其构成需同时满足以下要件: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非法占有目的:这是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核心。

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因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产生错误判断。

财产损失与行为因果关系: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必须直接源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

诈骗数额认定标准一般为:

数额较大:3000元至1万元以上(各省可调整)

数额巨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

项目群
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
扫码进群,获取最新项目资讯

标签:

发布评论 2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9-16

《当心骗局!最新诈骗罪典型案例分析与防骗指南》...

2025-09-16

近年来,诈骗犯罪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和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揭示常见诈骗手法,提醒公众加强防范。...